心灵驿站 笫36期 (27.11.2011 ) 出版
小故事大启示:弃徒不如收徒
金山寺的慧能大师广收门徒, 他的亲传弟子多达百人. 他的弟子大多都刻苦研习, 虚心请教. 只有一个人不服管教, 只知道吃喝玩乐.
儿年之后, 弟子们儿乎都掌握了一技之长, 声名远播. 可那个冥顽不灵的人依旧 浑浑噩噩, 整日招惹是非. 於是弟子们就向慧能说 : [ 师父, 请你将他逐出山门吧!]
[ 不行, 我一定要留下他. ] 慧能坚决的说.
十儿年后, 最顽劣的弟子终於修成正果.
读后偶感
最顽劣的才是最需要帮 助的. 现在很多老师都只管那些好学生. 其实, 那些最需要你的坏学生, 才是你必须关心及帮助的对象.
德教文粹:自我反省--道济师尊乩谕
古曰: [事后论人, 局外论人, 是学者大病].
事情己经过去了, 才来批评别人, 或者站在事情以外而来批评别人, 这是追求学问的最大毛病!
所以古人也另有云: [ 事后论人, 每将他说得到极愚; 局外论人, 每将难事说得到极易. 二者均从不忠不恕来的.] 在事后去议论人, 每每把他说得到极为愚蠢; 在局外去议论人, 每每把很艰难的事, 说得到很容易. 这两者都是不忠下恕的心理产生出来的. 所以, 为吾德教门下, 若要开口议论别人, 首先就要对自己反省, 要自己先落实和他人一起去做事. 若有不对之处, 即可开口批评, 当不可局外论人! 故明此理, 开口议论是很容易的. 但是落实去做那就很艰难的. 所以不为者非错也, 而反的为者多少必有错也. 所以有点错, 要能立刻改正. 但不为的, 那就无进了.
故明此理, 为扬德教必有贡献的精神, 一心一德, 任劳任怨, 在於至诚!
论语一读
[十七] 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【语译】
孔子说:“由,我教导你的,你都明白了吗?明白的就说明白,不明白的就说不明白道,这才是真正的明白.
[十八] 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
【语译】
鲁哀公问:“怎样才能使人民服从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提拔正直无私的人,放置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,人民就会顺服了;提拔邪恶不正的人,放置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,人民就不会服从。”
醒世语录
人莫不爱子, 何不以爱子之心待其父 ?
人莫不爱妻, 何不以爱妻之心待其母 ?
子何以顺, 亲何以逆 ?
愿天下儿女以一分爱子之心顺其亲 !
女何以爱, 媳何以虐 ?
愿天下公婆以三分爱女之心爱其媳 !